社会科学部开展就业工作专题讲座暨新学期《求职实务》课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编辑:刘会娟发布时间:2023-02-13浏览次数:195

29日,社会科学部《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备课组在线上开展新学期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此次集体备课旨在改革《求职实务》课程,使课程更加贴近当前学生就业实际,更加有效地辅助学校就业办工作。社会科学部主任龙燕、全体专职教师及校内兼职教师参加此次备课活动。活动由社科部主任助理、课程负责人施晓玮主持,特邀学校就业办主任张春做专题讲座。

龙燕在开场白中指出,就业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求职实务》课要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而社科部的其他课程和各学院的专业课程同样承担着帮助学生更好地步入职场、“铸魂树人”的作用。所以社科部的专兼职教师都要有“结果导向”思维,思考在自己承担的课程中如何融入端正学生就业观的教学元素。

首先,张春做了题为《聚合力,助推更充分高质量就业》的专题报告。她从“2022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形势”“几点思考”四个方面为各位老师全方位解读当前学校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她针对近几年毕业生中存在的“慢就业”、“缓就业”、“躺平”等现象着重作了介绍,从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学生个人主客观情况等方面作了细致的分析。

接下来,施晓玮作了《东海学院2022级新生就业观现状(“慢就业”观念)调查》的问卷分析报告,通过数据解读,全方位介绍当前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目标、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类课程、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看法和需求,为本学期乃至今后课程教学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施晓玮和张春都指出,改善学生的就业观,提高学生对于社会和职业的认识,并不是《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一门课程或者就业办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社科部各门课程乃至各门专业课的协同推进,需要就业办、各二级学院和社科部共同形成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合力”,全方位推动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质增效。

施晓玮还介绍了本学期的《求职实务》课教学工作情况,重点就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模块等向各位任课教师作了详细说明,并对本学期的授课、备课及课改安排提出具体要求。与会老师就如何上好《求职实务》课,以及如何在《劳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中融入学生就业观教育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社科部《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备课组将在集体备课活动基础上,采取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方式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协助就业办提高我校学生整体就业质量。

(通讯员  施晓玮)